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
新型冠状病毒下的“心理处方”
时间:2020-01-27 15:35:00
 
本文漳州正兴老年病医院精神科医师白蕊铃提供
 

型冠状病毒肺炎在这个春节让人措不及防。随着疫情不断的发展,普通民众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到现在的谈虎色变,每天不断刷微信、微博,给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少部分人出现了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怖、失眠等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到我们身体健康状况,减低身体免疫力。

那么我们会出现怎样与平常不一样的心理行为反应呢,下面将罗列一些最为常见的表现。
情绪方面
我们会出现对这场疫情无法控制的紧张、担心、焦虑、恐惧;对传染的来源,对政府、对干预措施的抱怨和愤怒;对疾病不能得到控制,而出现的无助、绝望。因此容易激惹到家人或者朋友。
躯体方面
我们可能因为疫情的消息出现心慌、胸闷、头痛等躯体不适,呆在家中容易疲倦、容易睡眠变差。
认知方面
总觉得能被感染,对自己的身体特别关注,觉得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危险,随时随地都将出现恐怖的事情。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该如何调整我们的情绪呢?
 
1、 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鱼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再食用。保持适度、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
2、 少刷手机和新闻。科技不断发展,现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了解信息,打开手机可以说各种信息不停的轰炸,消息层出不穷,各种信息不断弹出。徒然增加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影响自己心情。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放一放,可以定时查看手机新闻,做好心理上的自我调整。同时相信政府所公布信息的权威性,不要听信谣言,以讹传讹。
3、 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太闲。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可以适度选择家中的娱乐活动。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
4、 正视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面对未知的病毒,我们很难做到淡定。由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是全新的病毒,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让很多人感到病毒“无处不在”,难以预防。所以,当我们在这种大事件中,出现这样的情绪反应,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了解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5、 对于已经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的人,建议适当的与网络传媒进行隔离,要学会保护自己,可以通过看娱乐节目、看书、听音乐、与家人玩游戏、多运动,深呼吸,泡泡热水澡,做家务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6、 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当我们处于应激状态时,身体自然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没力气,精力不佳;或者看到网络上介绍的新型肺炎介绍的症状,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晕等等。首先要正视这些症状,告诉自己情绪不好,恐惧、害怕、焦虑、担心时,就是会出现这些不舒服,其次正常作息,规律生活、适量运动,转移注意力等等。如果严重持续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需到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就诊,由专科医生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7、 最重要的: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减少流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级别的保护!如果出现早期的症状,比如干咳、咽痛、呼吸吃力等,或者其他不典型的症状比如乏力、身体肌肉酸痛、头晕等,可以到定点医院就诊。
最后,为大家送上疫情防护的四字口诀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