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
烧烤吃多会致癌?夜宵到底多毁健康?夏季夜宵党一定要知道这些
时间:2020-08-01 15:40:00

夏日炎炎,对于很多人来说夏天就是混迹于各大烧烤夜宵摊的季节。说到夜宵,相信你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烧烤吧。烧烤+冰啤酒是大部分人的最爱搭配。

 

但实际上每年夏天都有因为吃夜宵喝冰啤酒而导致痛风、急性胰腺炎、心梗等不良案例发生。争议颇多的烧烤也一直有着吃了会致癌的传言。

 

喜欢吃夜宵的人应该如何是好呢?烧烤真的致癌吗?吃与不吃?

 

 

烧烤吃多了,真的会致癌吗?

 

确实,食物在烧烤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比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肉在烤的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和3,4-苯并芘;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馒头、面包或土豆片会产生致癌物丙烯胺。

 

所以说吃烧烤致癌这个说法其实不算谣言,当然无法舍弃烧烤的人也别过于紧张,毕竟我们也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针对那些经常吃烧烤、一次吃很多的朋友,致癌的风险的确是会增加。但是如果只是偶尔吃个一两次解解馋,问题倒也不是很大。

 

除致癌外,这些关于烧烤的问题需重视!

 

 

烧烤摊,特别是路边摊的卫生问题

很多食材露天放置,可能会被微生物污染。如果烤制时间不足,没有完全地烤熟,微生物可能无法被完全杀死,从而就会导致食物中毒。

 

 

烧烤食物的原料来源

一些烧烤摊上的肉制品可能都是不符合卫生条件的,有的甚至为减少成本还会有用其他肉充当牛羊肉等行为。

 

 

食物的保鲜方面

夏天气温炎热,是细菌滋生,食物容易腐烂的季节。若保鲜条件不佳,食品是很容易变质的。

 

 

烧烤产生的油烟危害

一些烧烤的摊位或者门店排风系统不佳,在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中的苯、二甲苯等物质大量被人体吸入,也十分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特别爱吃烧烤,该如何健康地吃?

 

在前面说了各种吃烧烤的危害和隐患,但对于特别爱吃烧烤的朋友们来说,实在是想吃的情况下,如何健康吃烧烤呢?注意以下几点很关键:

 

●确保彻底烤熟!

尤其是肉类的务必要确保已经烤熟才能食用。

 

●少肉多菜,肉选瘦肉。

不要忘记荤素搭配。有研究表明,脂肪含量越高产生的致癌物将会越多,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不妨选点瘦肉。

 

●低油少酱!

烧烤的含油量其实不容忽视,即便是蔬菜的吸油能力也很强,其中烧烤酱料也有高油高脂的问题。

 

●去掉烤焦的部分!

如果食物烤焦之后,致癌物含量更高,我们在吃的时候最好是除去烤焦的部分,此外,串肉的竹签头经常被烤得都是灰末,最好用纸巾擦拭一下再吃。

 

 

●电烤比炭烤更健康哦

炭烤时食物和火会直接接触,产生的致癌物会更多。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尽量选择低温电烤,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在家自己DIY烤制。

 

●挑选一些卫生条件比较好的烧烤店

非吃不可的话,就选择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齐全的正规烧烤店吧。

 

冰镇啤酒才爽?这个温度是最好!

 

说完烧烤,再来聊一聊它的最佳搭档——冰啤。

 

很多人说“一到夏天,啤酒如果不冰,仿佛就失去了灵魂”,但是太冰的啤酒,不仅会破坏营养成分,对人体的胃肠道有伤害,影响消化功能,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痉挛性腹痛、腹泻等胃肠疾病,更加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心梗等问题

 

如果一定非冰不可的话,最好控制啤酒温度大概在5℃~10℃之间。

 

虽然啤酒的酒精含量不算高,但是为了健康考虑还是尽量少喝哦。切勿过量饮酒!

 

 

吃夜宵前,你应该知道这些事

 

对于夜宵党来说,吃夜宵是一种生活习惯。但这个习惯真的好吗?

 

1

睡前吃夜宵,有哪些危害?

 

●吃太多东西导致的饱胀感会影响睡眠,不易入睡

 

●吃饱后躺着,不利于食物排空,影响消化,甚至可因横躺导致食物从胃反流到食管,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睡前吃东西容易发胖。睡前摄入大量热量,睡眠时身体处于低代谢状态,热量无法消耗,很容易转化成脂肪存于皮下,导致肥胖。

 

2

夜宵什么时候吃,怎么吃更好?

 

对于习惯吃夜宵的人来说,应该如何最大程度地去避免吃夜宵带来的危害呢?

 

首先时间的选择很重要。

夜宵虽然是晚上吃,但建议大家不要睡前吃,可以选择在睡前两个小时吃。比如你准备11点睡,那么夜宵可以在9点的时候吃。另外注意夜宵不要吃得过饱,适量即可。

 

夜宵吃什么同样重要。

对于夜宵的选择,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选择热量不要太高的,避免发胖。

●选择易消化的,不给胃肠增加负担。

●选择不会引起兴奋、刺激的食物,避免影响入睡。

 

对此,建议可以选择牛奶、酸奶、馄饨、水果以及小份的面汤粥等等。

 

你一般吃夜宵的时候会选择吃什么呢?快来留言和大家说说吧。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综合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留言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传播医学知识,做正规科普,本文只供分享,不涉及商业。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