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国健康专家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命,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原因是: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来自晚上不良的饮食习惯。
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说明了一个事实:晚饭吃不对惹出一身病。
在《墨子·杂守》上记载,兵士每天只吃两顿。
第一顿称“朝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餐。
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意思就是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
中医和佛教都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11点—13点,过了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这里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1418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宠臣——翰林学士胡广死了,享年只有37岁。胡广是个文人,其特点是守口如瓶,朱棣与他商量事,他是绝对不会泄露的,因此朱棣很喜欢他。
但是朱棣也很讨厌他,因为胡广爱吃晚饭。在古代,一个人如果吃晚饭,就会被认为是放荡。但是胡广说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必需多吃几次饭。朱棣也就原谅他了。
胡广当了翰林之后,才开始吃晚饭。诚如他自己说的,他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要吃晚饭;而且晚饭非常丰盛。然而胡广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吃晚饭而强壮起来,反而毛病越来越多,于是37岁就吃死了。
古人的“过午不食”,并不是让大家真的不吃晚饭,毕竟现代人入睡时间明显晚于古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现在不能照搬。但是提倡大家晚饭要少吃一点,晚饭吃不对会影响健康和寿命。
科学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来自晚上不良的饮食习惯。晚餐吃错了,以下很多疾病就会找上身来。
1、晚餐与肥胖
2、晚餐与糖尿病、脂肪肝
3、晚餐与肠癌
4、晚餐与尿路结石
5、晚餐与高血压
6、晚餐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7、晚餐与急性胰腺炎
8、晚餐与老年痴呆
9、晚餐与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