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这次手术,华安杜大姐说,“一觉过去,什么病什么痛都没了,只剩下几个小刀口还有点疼”。术后第一天,躺在病床上的杜大姐觉得自己已经恢复了七八成,就萌发了下床走走的念头......
经过一番尝试,杜大姐成功下床活动,她在走廊里行走自如的样子,任谁也猜不出她昨天才经历过一场肝胆外科手术中难度极高、风险极大的手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
多发结石,大动“肝”戈!
入院前的杜大姐饱受着肝内外胆管结石发作的折磨:右上腹持续性的胀痛逐渐加重,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纳差、肤黄、尿黄等系列不适,当地医院彩超检查结果:左肝门脉高回声结节,后转诊我院完善各项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左肝管、左肝内胆管多发结石;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胆囊炎。
痛苦不堪的她在多家医院就诊后,最终选择到我院普外二科住院手术治疗。
考虑到患者的结石较多,并伴有胆囊炎、胆管炎、肝内外胆管扩张,严重影响杜大姐的生活,手术指征明确。这样的情况如果单纯取出结石,势必导致再次形成结石使得疾病复发,甚至引起胆管癌变、诱发肝癌。
经过全面慎重的评估和考虑,普外二科主任龙厚勇认为只有将“生产”结石的左半肝切除才是适合杜大姐的最佳治疗方案,才能大大降低结石术后复发的可能性,避免反复手术!杜大姐及其家属在听了龙厚勇主任的详细解说后,都表示非常相信龙厚勇主任的技术,同意手术切除。
荧光导航,精准切除!
众所周知,肝脏血供丰富,有门静脉和肝动脉两套供血系统,而且肝脏本身就具备部分造血和储存血液的功能,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非常容易出血,甚至可能引起术中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肝切除术对临床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
为帮助杜大姐彻底切除病肝,龙厚勇主任带领团队为其量身制定了手术方案:荧光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
荧光染色是精准肝切除时代必不可少的利器,将荧光显像染色剂(最常用的为“吲哚菁绿”—ICG)注入患者体内,通过摄像系统直接观测荧光化的肝病灶或正常肝组织,有利于术者辨别肝脏表面解剖标志和肝实质内肝段间平面,降低手术难度,减少病人损伤,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
术中,龙厚勇主任与手术团队配合默契,娴熟地剥离胆囊,切开胆总管取净结石;游离左半肝、阻断患者左半肝入肝血流、控制出肝血流,左半肝缺血性明显,予超声刀标记左右半肝标志线。后采取反染法注射荧光剂,屏幕上原本红色的肝脏其中一部分逐渐变成了荧光色,该部分是需保留的右半肝,而要切除的左半肝则无荧光。
△肝断面无血
循着肝脏表面的颜色分界线,龙主任修正了欲切除线,并沿着它有条不紊地离断肝组织和其中的管道,最终历时三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仅50ml,在彻底切除病肝的同时,避免损伤肝中静脉,最大限度保护剩余肝脏的生理功能等问题。
△术后解剖切除肝脏标本,内含多颗结石
术后第1天杜大姐就能下床活动,术后第4天拔出腹腔引流管,在龙主任查房之时,杜大姐感激地说,“是您的医术高,我才恢复得这么快,伤口也小...”一旁的家属亦是满脸的赞同!
荧光引导技术的应用使得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更为精准,未来,正兴医院普外二科将在龙厚勇主任的带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求卓越,紧跟国际前沿,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让微创手术造福广大患者。
专家介绍
龙厚勇 主任医师
正兴医院普外二科主任
山东济宁医学院教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外科学带教导师。研究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27年,外科临床功底深厚,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计划项目多项。
专业特长:腹腔镜外科、肝胆胰脾外科、胃肠外科、疝外科、甲状腺外科等疾病的诊治。基本消除手术禁区,能安全、精准、规范、出血少、恢复快地完成各类挑战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