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室导航 > 临床科室 > 乳腺外科 > 科室新闻 >
漳州市医学会乳腺病分会2018学术年会暨福建省乳腺癌筛查早期诊治学习班开幕
时间:2018-08-10 10:14:00

7月28日,由福建省医学会、漳州市医学会乳腺病分会主办,漳州正兴医院承办的“漳州市医学会乳腺病分会2018学术年会暨福建省乳腺癌筛查早期诊治学习班”在漳开幕。作为福建省内乳腺肿瘤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来自广东、吉林及福建省各市区的200余名乳腺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医护人员汇聚一堂,共飨这一年一度的学术盛宴。

 

漳州市乳腺病分会吴秀萍主委开场致欢迎辞

 本次大会共设“乳腺癌专场、乳腺癌全方位管理专场、乳腺癌检测与治疗专场、乳腺癌早期筛查专场”等版块,采用主题报告、病例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涵盖病理、肿瘤内科、乳腺外科、放疗及骨科、妇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内容,梳理了近一年来乳腺癌领域的众多热点及研究进展。

 
 

 

乳 腺 癌 专 场

在乳腺癌的治疗从群体走向分类,从个体走向精准的时代,围绕精准医学的专题拉开了本次会议乳腺癌专场学术部分的序幕。本环节由泉州市第一医院陈德波主任,漳州市医院蔡友鹏主任,解放军第175医院陈达丰主任共同主持。

 

首先,福建省立医院叶松青教授做了题为《乳腺癌辅助化疗加减法——精准治疗的必由之路》的开场报告。报告中叶教授对CSCO-BC指南2018v1进行了回顾,并对HER-2阳性乳腺癌、HER-2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的辅助化疗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展示对比,为解决一些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叶松青教授做报告

接下来,来自福建省肿瘤医院的陈夏教授带来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解读》,重点解读了乳腺癌诊治领域的病理规范(分型、保乳切缘评估)、外科操作(保乳、前哨)、(新)辅助治疗策略优化(Luminal型、HER2阳性型)、一线内分泌治疗、二磷酸盐治疗等内容。陈教授通过对数据的总结和提炼,将来自于真实临床实践的数据,对比同类相关研究,对照指南,再回馈于临床,成为指导乳腺癌实践的有力佐证。“指南很好,但理论和现实还是有差别的,各位同仁千万不要书卷气,一定要结合临床。”陈教授在讲述时强调。

陈夏教授做报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祥锦教授,则为大家带来《乳腺癌外科治疗之——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实践》,从腋窝淋巴结解剖分组和临床分组讲起,详细解读了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实施要点,前哨淋巴结活检前景等内容。

陈祥锦教授做报告

 
乳腺癌全方位管理

随着乳腺癌诊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疗效越来越好,实现治愈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许多患者都能获得长期生存。过往,我们始终把聚焦点放在治疗环节,较少地关注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其实,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心血管疾病、骨代谢异常和精神心理、焦虑抑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脑卒中、老年痴呆等伴随疾病。而这些伴随疾病正逐渐取代乳腺癌,成为相当一部分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于是,本次大会特邀福建省立医院妇科专家刘越教授,做了一场《乳腺癌治疗期间的生育建议及妇科问题处理》的学术报告。刘教授特意强调了化疗、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对女性子宫、激素水平等的影响,提醒在座乳腺专家“内分泌治疗期间,一定要严密监测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变化,防止妇科病变。”

 

刘越教授做报告

福建省肿瘤医院郑弘宇教授的《乳腺癌患者血脂安全的全程管理》,令参会嘉宾耳目一新。郑教授提出,成人血脂异常形式严峻,绝经后乳腺癌妇女的雌激素水平同时受到卵巢功能减退和药物治疗的双重影响而明显下降,常见血脂异常,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增加,增加非乳腺癌死亡风险。血脂异常可能是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需要加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血脂干预、积极采取措施,可采用全程管理模式。

郑弘宇教授做报告

广东省人民医院李学瑞教授则从《乳腺癌治疗相关骨健康风险》加以阐述。李教授指出,乳腺癌治疗降低雌激素,而雌激素的降低会破坏细胞活跃,骨代谢升高,从而产生骨丢失、骨转移等健康问题。因此,乳腺癌治疗需要加强骨健康全程管理,比如双膦酸盐辅助治疗乳腺癌,治疗和预防骨丢失和骨转移,但要加强药物安全性管理。

李学瑞教授做报告

福建省肿瘤医院黄伟炜教授在乳腺癌乳腺癌全程管理专场最后,带来《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策略》。作为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黄教授分享了晚期乳腺癌一线标准内分泌治疗方案。

黄伟炜教授做报告

本次乳腺癌全方位管理专场,由漳州市医院谢源福教授、龙海市第一医院黄华雄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欧阳忠教授,漳州正兴医院许志强医生共同主持。

乳腺癌检测与治疗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