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室导航 > 临床科室 > 心血管科 > 科室新闻 >
当心!73岁老伯腹痛、恶心呕吐...竟是这种病在作怪!
时间:2022-03-19 16:01:00

图片

日前,一名73岁的患者阿伯紧急来到我院就诊,“医生,我这三天来时常出现肚子痛,还有恶心呕吐的感觉,严重时感觉自己快要喘不上气了!”

经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发现,阿伯不单有明显的腹痛伴恶心、呕吐症状,而且已经出现典型的心衰症状、体征,进一步完善心电图、心肌酶学标志物等系列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立即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因患者到院时已经明显心衰,团队决定先保守治疗,待心脏功能恢复后,再为其进行冠脉造影、开通血管、植入支架等。最终手术很顺利,术后效果良好,避免了心肌梗死后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等。

图片

图片

术前 vs术后,开通血管恢复血流

阿伯回忆到,他在来就诊的几天前就觉得胃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一直没有好转,他本以为是吃错了食物或者是得了胃病,万万没想到竟是心梗在作祟!

图片

 正兴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  桑学东

据心血管内科主任桑学东介绍:心梗典型的表现是:胸骨后或者心前区闷痛、压榨感、窒息感,持续时间一般超过半小时,多伴有冷汗,是比心绞痛更严重的心肌缺血事件。而老年人心梗可以不典型,可无胸闷、胸痛症状,可直接表现为急性心衰,或者胃肠道反应,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

这也使得有些心梗患者放松了警惕,以为只是胃肠道疾病,所以心梗首诊去消化科的病人还是很常见的。对于有冠心病等危险因素高的中老年患者而言,医生要特别注意,要多问问病人症状和基础疾病,而心电图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图片

桑学东主任提醒广大患者朋友们,心梗发病之前多多少少会有前兆,比如心绞痛发作,由于心绞痛发病时间很短,容易被忽视,会致使耽误治疗。所以平时要留意身体异常信号,若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心梗患者越来越多,也越趋于年轻化。”

桑学东主任认为,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等不无关系。比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出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情况,会合并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加上平时工作繁忙,有进行锻炼的年轻人并不多,以及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图片

 

以下这份“护心手册”请收好!

保护心脏健康:限制饮酒,适当运动

长期大量饮酒会使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发生酒精性心肌病。桑主任提醒大家,喝酒要适量,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最好不喝。每天坚持30分钟的快走或慢跑,能起到有效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图片

 

保证生命质量:良好饮食,控制总量

饮食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总量。没有什么绝对可吃不可吃,但总量控制八分饱。吃八分饱,不但有利于健康,也应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良好的生活质量。

图片

保护心脏关键:定期体检,提前预防

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平日里多关注身体状况,避免病情危重才就医的情况出现。控制好基础病,正规合理用药。

图片

对于健康成年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应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对于高血压、原本就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则应半年左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次检查。

# 正兴医院心血管内科 #

图片

正兴医院心血管内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医疗护理团队。设置心脏导管室、心脏病监护单元和心血管普通病房,和院内功能科、影像科等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成一个针对心脏病患者预防、诊断、治疗和随访的完整体系。  

科室以注重预防、精于诊疗、坚持随访做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模式。从门诊和入院起就为患者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注重健康宣教,规范慢性病管理,将诊疗范畴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让患者认识疾病,参与疾病管理。

心血管内科团队在桑学东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将竭尽所能服务于患者做为唯一的目标,将探索疾病真相,寻找疾病有效的诊疗方案做为服务患者的途径,将解决患者痛苦,重塑患者身心健康做为临床工作的终极标准,尊重医学、关爱患者、永不敷衍、永不放弃。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