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医经著作《素问》有这么一段话:“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呼吸,是人体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规律的运动。依靠呼吸。人体才能不断地吸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根据估算,人每天要呼吸25920次,一呼一吸,次数多到人人都习以为常,毫无感觉。
假设,因为呼吸道梗阻,让每一次的呼吸都异常费力,那是不是每时每刻都都在忍受煎熬呢?日前,正兴医院肿瘤科成功为一患者行气管支架置入手术,缓解了该患者呼吸道狭窄导致的严重呼吸困难,“我现在呼吸很轻松!很畅快!”患者老王笑容满面地说。
▲老王开心地与医护人员合影
早在4年前,老王因为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诊断为“鼻咽恶性肿瘤、肺部恶性肿瘤”,在外地医院进行治疗。去年,老王的的今年2月,老王开始出现气喘、气促,呼吸困难,他感觉被“掐住”了一样,不仅每一次呼吸都要使劲,更可怕的是出现了窒息感,这让老王时刻备受煎熬。
▲术前:气管与左右主支气管均重度狭窄
“根据胸部CT片子来看,老王的双侧主支气管受压迫严重,结合老王的病史,考虑是肿瘤的转移”,肿瘤科的董书春主任表示:“我们做个小手术,扩张支气管,先让老王呼吸顺畅了,再进一步进行放疗和化疗。”
这个“小手术”,术中出血仅10ML,真称得上是小手术,但是却一点都不简单,人体肺部的气管那么细,支架那么小,在DSA下行气管支架手术,犹如拿着鸡蛋走冰路——实在是小心翼翼。
消毒铺单、取纤支镜插入气道,DSA下定位隆突、插入DSA下、导入支架、导入球囊、进行左右主支气管球囊扩张,支架膨胀良好、贴壁良好。术后,气管通了,呼吸轻松顺畅,老王心情也顺畅,整个人变得积极愉悦起来,这对于后续的肿瘤治疗也十分有帮助,董书春主任和王海华医生也十分高兴。
“降低疼痛感,增强愉悦感”也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人文关怀之一,本次开展的DSA和气管镜双重引导下气管支架手术不仅是正兴医院开展的第一例DSA下气管支架手术,实现了案例上的突破,更是体现了正兴肿瘤中心的友好关怀,在治病过程中并不囿于有病部位的治疗,而是主张机体的整体性康复。
正兴医院肿瘤医学中心能熟练开展各器官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包括擅长各器官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擅长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擅长疾病的介入治疗。专攻介入治疗的董书春主任介绍:“21世纪是微创医学的世纪,介入放射技术是微创医学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创伤小、疗效高、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血管、腔道狭窄、闭塞开创了一条新路,以尽可能小的创伤换取同样甚至更高的疗效是外科的发展方向。”
正兴医院肿瘤医学中心
正兴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是联合“福建省肿瘤医生集团”共办的院中院,设置有放疗科、微创介入治疗科、头颈肿瘤科、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妇瘤科及淋巴瘤科等科室。
肿瘤医学中心的首席专家吴晓安教授、黄诚教授、潘建基教授、欧阳学农教授、朱坤寿教授、陈晓耕教授分别来自肿瘤内科、肿瘤放疗、肿瘤外科及肿瘤无创治疗科,都是国内知名肿瘤专家,也都是福建省的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及肿瘤放疗的学科带头人,每个首席专家都是多个靶向治疗靶向药物的免费注册医生,中心内专家的免费送药项目基本覆盖了国内所有免费送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