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几年前,芗城区28岁的林小姐(化名)被确诊了胃癌中期。据她回忆,这也许和她的生活习惯有关系。
毕业工作一年后,林小姐失业了,为了省钱,她在冰箱中囤积了各种食物,有的囤积过久早已不新鲜,甚至变质了,而且,因为过得很痛苦,她每天心情都很郁闷,肠胃也一直不适,吃饭没胃口。有一天,林小姐出现了呕血的情况,最终在医院查出胃癌!
数年治疗,如今,林小姐的身体已逐渐康复,生活也步入正轨。她说自己吃了好多苦头,如果能早点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也就不用经历这种痛苦了!
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胃癌在我国较为高发,给公共健康和经济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新增胃癌患者人数超过100万,而我国就占了将近一半。
要想远离胃癌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不容忽视
例如:食物不可久存冰箱!
今天,让我们来听听
专家的科普讲解
本期指导专家
消化内科主任/ 苏军凯博士
苏军凯
副主任医师
经历: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漳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漳州市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漳州市医学会肝病学会常委、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致力于消化内镜微创诊疗的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漳州市科技进步奖等成果6项,获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专长:早期胃肠癌ESD剥切,胆胰疾病ERCP内镜治疗,贲门失驰缓POEM,肝硬化EVL,痔疮套扎,内镜减肥治疗等;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肿瘤及慢性腹痛、便秘、腹泻等诊断治疗。
PART 1
胃癌因何而高发?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全球1/5,可胃癌的患病率却占了44%,死亡率逼近50%。为何胃癌会如此高发呢?因素主要包括:
① 遗传因素:如携带CDH1基因突变,一生中发病几率超70%。
② 感染因素:如感染HP(幽门螺旋杆菌),提升胃癌风险。
③ 饮食因素:长期进食高盐食物,营养失衡,缺少蔬果、膳食纤维。
④ 习惯因素:抽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其中,②③④是我国胃癌高发的主要因素。比如HP感染,是最明确的胃癌风险因素之一,据估计,我国的HP感染率约50%,7亿人是携带者。
饮食习惯也是一大诱因,比如长期进食高盐食物,可刺激胃粘膜,增加炎症和患癌风险。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的胃癌相对高发,与当地居民爱吃咸鱼等腌制品有比较大的关系。
PART 2
冰箱不是“万能保鲜柜”!
过去欧美国家的胃癌发病率也不低,但短短几十年它的死亡人数却大幅下降50%!究其原因,这得益于冰箱的普及。
然而,人们却渐渐走向了一个极端,把冰箱当成“万能的保鲜柜”,这是错误的想法!一位网友发帖称,她回老家看望父母时,发现冰箱里堆满了食物,有些已经腐烂,流下一滩霉菌水。
图源网络
这帖子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他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这说明该情况确实普遍,尤其是中老年人中用错冰箱的人特别多。
PART 3
哪些东西不宜放冰箱?
01
河鲜类
河海鲜储存太久,其中的溶性蛋白质会大量流失,导致营养丢失,还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尤其是可能繁殖李斯特菌,入体摄入后可引起腹泻、发烧、中毒、血液和脑组织感染等多种严重后果。
02
主食类
大米、高粱、小麦、花生、玉米、馒头、粮食加工的糕点等。
03
坚果类
核桃、杏仁、巴西坚果、开心果、腰果、花生、瓜子等。
主食类和坚果类食物更容易发霉,不易久放。冰箱杀不死霉菌,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哪怕是冷藏环境,长期下来也会滋生黄曲霉素,这是一种剧毒物,一次过量食用可导致急性中毒,长期摄入可致癌。
因此,别再为了省钱,再将这些食物长期存放在冰箱啦!
PART 3
预防胃癌,先学会用冰箱
01
保持冰箱清洁
定期清理冰箱,至少每个月1次。每次存取食物时,及时擦掉食物残渣与污水。
02
别等菜凉透再放冰箱
如果剩菜不想倒掉,不要等凉透了再放冰箱,热菜直接放可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从冰箱拿出剩菜剩饭后,一定要彻底加热再吃。
03
食物尽量保持分隔,避免交叉污染
比如蔬果与肉类食物最好分开存放,不然不仅容易串味,还可能导致交叉污染。
04
吃多少做多少,尽量减少存放
冰箱不是万能的,尽量减少食物储存量,缩短存放时间,吃多少做多少,也能避免浪费。
最后,苏军凯博士送给大家一份食物保存时间表,安心用冰箱,远离胃癌!
生活无小事!
请转给更多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