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人却没有清晰的概念,
其实,“屈光不正”就包含着我们常到的近视、远视、散光概念。
眼科门诊中60%左右的就诊患者,都存在着屈光不正的状况,
这就要求我们对屈光要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地保护眼健康。
>>>眼科知识科普<<<

近视、远视、散光,都是光线和物象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
光线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在眼光学中称之为“屈光”。
在正常的情况下,外界光线和物象在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
会聚焦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再由此发出视觉冲动传导到大脑,
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东西了。
那屈光不正是怎么回事呢?
当眼睛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光线和物象通过眼的屈光系统,
不能使清晰的影像映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我们就称之为“屈光不正”。
造成屈光不正的病因是什么?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
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
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促成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
一、近视轻度或中度近视,除视远物模糊外,并无其他症状,
在近距离工作时,不需调节或少用调节即可看清细小目标,
反而感到方便,但在高度近视眼,工作时目标距离很近,两眼过于向内集合,
这就会造成内直肌使用过多而出现视力疲劳症状。
二、远视远视眼的视力,由其远视屈光度的高低与调节力的强弱而决定,
轻度远视,用少部分调节力即可克服,远、近视力都可以正常,
一般无症状,这样的远视称为隐性远视,
稍重的远视或调节力稍不足的,因而远、近视力均不好,
这些不能完全被调节作用所代偿的剩余部分称为显性远视,
隐性远视与视之总合称为总合性远视,
远视眼由于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很容易发生视力疲劳症状。
三、散光屈光度数低者可无症状,
稍高的散光可有视力减退,看远、近都不清楚,
似有重影,且常有视力疲劳症状。
四、视力疲劳指阅读,写字或作近距离工作稍久后,
可以出现字迹或目标模糊,眼部干涩,眼睑沉重,有疲劳感,
以及眼部疼痛与头痛,休息片刻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此种症状一般以下午和晚上为最常见,严重时甚至恶心,呕吐,
有时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麦粒肿可反复发作。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
一、近视治疗轻度和中度近视,可配以适度凹透镜片矫正视力。
高度近视戴镜后常感觉物象过小、头昏及看近物困难应酌情减低其度数,
或戴角膜接触镜,但后者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一系列角膜并发症。
近视眼激光手术即是人们常说的“光手术”,
用激光通过对角膜瓣下基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从而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
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对于近视眼手术,很多人都害怕术后恢复缓慢,会耽误工作,
因此很多近视眼患者都想知道近视眼手术恢复的快慢,
激光近视眼手术视力恢复的快慢,
取决于年龄、眼睛屈光调节能力以及术前的近视程度。
总的来说,年轻人、手术前近视度数低者,恢复较快;
另外,看远处较看近处的视力(如阅读、看精细物体等)更早恢复。
一般术后休息一两日,即可正常生活及工作。
但在术后视力恢复过程中,应注意用眼卫生,
以免引起眼睛疲劳而造成不适感觉。
二、远视治疗远视眼,如果视力正常,又无自觉症状,不需处理。
如果有视力疲劳症状或视力已受影响,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片矫正。
远视程度较高的,尤其是伴有内斜视的儿童应及早配镜。
随着眼球的发育,儿童的远视程度有逐渐减退的趋势,
因此每年还须检查一次,以便随时调整所戴眼镜的度数。
除配戴凸镜矫正外,还可以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预防屈光不正<<<
三、散光治疗一般轻度而无症状者可不处理,
否则应配柱面透镜片矫正,近视性散光用凹柱镜片,
远视性散光用凸柱镜片。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医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