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由病毒引起,在夏季、高热、高湿条件下,
极易导致大流行的急性传染性眼病,要特别引起重视。
>>>眼科知识科普<<<
在病原学上分析,导致红眼病的常见病毒有两种分别是:
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CA24v)。
近年来,国外报道的流行病毒株多为CA24v。
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剧、双眼发病,
眼部刺激症状重、常伴有明显的结膜下出血。

红眼病的主要症状
红眼病的临床表现为潜伏期短,接触病毒后一般于12-24小时内即可发病,
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主要症状有眼红、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泪及水样分泌物,
有时为血性分泌物。检查可见眼睑及结膜水肿,结膜明显充血,
常见点、片状结膜下出血。
早期即可出现角膜上皮多发性点状剥脱,但上皮下浸润少见。
睑结膜、穹窿部结膜可见滤泡增生,偶见伪膜形成。
耳前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自然病程7-10天,一般无后遗症。
但极个别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如下肢弛缓性麻痹、面神经麻痹等。
红眼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
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
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红眼病的预防方法
①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避免用手揉擦眼睛十分重要。
②易流行季节,最好去正规并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
严禁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
>>>眼科知识科普<<<
③医院或社区发现“红眼病”患者应及时上报有关卫生防疫部门。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医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