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尿毒症的妻子辗转全国各大医院求医,连北京的医生也表示妻子最多只剩1-2个月的生命。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携妻子回到漳州老家,入住漳州正兴医院肾脏内科,每周3-4次来血透室透析,没想到妻子在这里备受照料,安详地走完了最后一程,生命延长至半年之久。
妻子走后的一个礼拜,他专门送来一面锦旗,感谢这半年以来辛劳付出的医务人员们,他感慨道:这里的管理和专业真的不输北上广那些大医院。他站在第一张床前发呆许久,这是妻子生前进行透析的病床,如今物是人非。临走前,他对着血透室的医务人员深深鞠了一躬,这一刻他和医务人员的眼眶都泛着泪光。

是朋友更似家人
ONE
在漳州正兴医院血透室,有这样一群人定时来这里报道,有的人甚至隔一天就要来一次。殷红的血液从手臂流出,通过管子注入病床边的透析机,经过重重过滤,纯净的血液再重新输入体内。每周数次的透析就像是空气、清水、食物一样,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他们,是血液透析患者,也是尿毒症患者。

正兴医院血透室行政主任兼护士长宗婷婷感叹道:“给我最多感动的是患者,他们真的很不容易,有的年纪轻轻就生病了,还没有结婚生子,有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有的是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又该如何面对呢?所以我会一再嘱咐,多一点耐心给患者,像朋友一样给他们足够的尊严。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做心理疏通,跟患者聊家常。久而久之,我们与患者之间建立了信任和感情,他们会大老远给我们带特产、炖汤给我们喝,虽然一再强调不要再拿,但是仍然会固执地用自己的方式对我们好。”

△血透室行政主任兼护士长宗婷婷
“当我融入到血液透析室,我才发现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上到七八十岁,下到青春少年,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涵盖了。他们经历各种压力,解决各种困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透析,血液在机器上流转,生命得以延续。有幸能够接触他们的故事,并在他们抗击病魔的道路上还能发挥作用是我的骄傲。”正兴医院血透室余月萍护士说。
△血透室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一起组织农家乐活动
尿毒症患者一年中几乎有一半时间要到医院接受治疗,经常见面、长期相处,在很多患者看来,自己与其他患者、医护之间已经不单纯是医患关系,更像是相处很久的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一位患者甚至这么形容:“我从没想过,来这透析成了我最快乐的时光。”
△护士节当天患者为医护人员送来暖心奶茶
△医护人员把护士节纪念蛋糕和患者一起分享
01
林圳端护士:时间飞逝,一年又一年已在血透室7年余了,自从接触了血透室之后才能体会这些患者的不容易,他们靠着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一年来跟患者接触的时间不比家人朋友少,所以时间长了我们成了即是医患关系也是朋友关系,记得2020年5月份我不幸出了车祸住院半个月,我们科有些患者以及家属得知后有的打电话慰问关心我的伤势情况,甚至有些患者以及家属到病房关心探望,有些打听同事了解,使我好感动,好温暖!真的很感谢护士长及同事,患者及家属的关心,在今后工作中用真心对待患者,护士长常常对我们说的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敬畏生命,我们的患者不容易,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多理解多包容多忍耐。
02
金燕护士:血透室上班也快三年了,在里最大收获之一就是与这些病患之间从刚开始的不信任,现在慢慢处成了朋友,成了亲人。有一次工作太忙来不及吃早餐,突然犯了低血糖,我们的一位患者阿姨,立马发现了我的不适,马上将自己吃的东西都给我吃。事虽小,它让我感动,因为医患之间的信任与相互关心不正是咱们当今社会最和谐的医患关系吗。
03
蔡宝风护士:很多护士都说她是一个非常难相处、挑剔的人,我觉得人是相互的,平时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厌其烦的解答她所问的各种问题,用自己娴熟的技术为她护理操作,在透析中经常巡视,测量血压,询问患者感受,她感恩于心。记得有一次,我说我拉肚子拉了好几次,她隔天来透析时还特地给我带来了一瓶“偏方酒”,让我感动万分。有人说,最难的是坚持,最苦的是等待,在我工作生涯中,她只是我护理的患者之一,感动的患者及事千千万万,虽然他们是不能痊愈的患者,但能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便是我最大的收获。我坚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待这个世界好,世界也会回馈于你。我也会一直保持初心的护理好每一位患者,一直努力钻研,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护士。
△正兴医院血透室医护人员

生命相托 全力守护
TWO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过地平线,薄雾还未散去时,血透室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血透室的医务人员到达后,进行开机、配液、自检等等准备工作,机器自检的“嘀—嘀—”声奏响了一天工作的开始。


专业细致
毫不懈怠

宗婷婷主任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丝毫不懈怠:“我是一个特别严苛的人,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条条生命,他们背后有很多的家庭,所以本身我们的工作就应该是严谨的,不能出任何差错的。只要患者的血一分钟没回到体内,我们的心就一分钟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