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2017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漳州正兴医院肝病科郑瑞丹主任参与的科研项目“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特征和诊治对策”荣获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为肝病专业漳州地区的最高奖项!
项目: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特征和诊治对策
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漳州正兴医院
完成人: 范建高、施军平、宓余强、郑瑞丹、潘勤、颜士岩、曹海霞、陈梅梅、汪余勤、孙超
该获奖项目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主导,国内多家著名三甲医院联合组成专家团,漳州正兴医院郑瑞丹主任为主要研究者之一,在十名研究者中排名第四,该项目历经多年共同完成。项目围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治对策,以及NAFLD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相互作用,开展了长达10余年的系列研究,取得多项新发现和技术突破:
1、首次阐明了中国人群的NAFLD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及其变化趋势。项目组率先开展了我国CHB合并NAFLD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CHB合并NAFLD(患病率~31.8%)与宿主糖脂代谢紊乱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BV)现症感染不是NAFLD的危险因素。
2、 率先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系列NAFLD动物模型,揭示了NAFLD 及相关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病新机制和HBV感染与肝脂肪变的交互作用。该项目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率先建立了NASH大鼠/小鼠模型、慢性HBV感染合并NAFLD小鼠模型、NASH合并肝细胞癌大鼠模型等一系列NAFLD相关动物模型,且上述动物模型已经成为NAFLD研究的经典模型,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应用。
3、创立NAFLD诊断新技术,提出规范化诊治方案。 针对我国NAFLD规范化诊治技术的不足,该项目系统探讨了受控衰减参数(Cap)定量诊断肝脂肪变的影响因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反映国人肝脏病理学特征的Cap临界值及其校正标准,从而提高了NAFLD无创诊断的准确性。
中华医学科技奖是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权威的奖项之一,自2001年设立以来,共评选出尖端医学科研成果1369项,在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医学人才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兴医院肝病科主任郑瑞丹教授 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学分脂肪性肝病学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委员、福建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分会常务委员、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福建省肝病分会科普小组组长、《实用肝脏病杂志》、《肝博士》、《中国肝脏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病杂志》编委、《中国病毒病杂志》特约审稿人。
由郑瑞丹主任领导的肝病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的精心指导下,近年来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四年来,以正兴医院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发表多篇SCI论文、在国内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在临床上,正兴医院肝病科已成功救治了重型肝炎、顽固性肝硬化并腹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等急危重症患者,获得病人和家属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