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肿瘤患者来说,肿瘤的复发或转移是治疗路上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当癌细胞扩散到腹腔时,传统化疗往往难以彻底清除这些“隐藏的敌人”。而腹腔热灌注治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作为一种创新的局部治疗手段,正在为这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为进一步推进漳州地区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开展,加强多学科协作,提升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水平,近日,漳州正兴医院普外科成功举办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体腔热灌注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
会议当天,普外科、胸外科、肿瘤科、妇科、肝病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负责人、骨干精英齐聚一堂。
李建国副院长表示,随着现代医学对腹膜恶性肿瘤的认识不断深入,腹腔热灌注技术应用逐渐精细、规范,国内学者们研发了高精度、大容量、恒温持续循环等优点的中国腹腔热灌注化疗(C-HIPEC)技术,给更多腹膜继发恶性肿瘤患者带来希望。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医院多学科骨干共聚于此,旨在提升我院多癌种的救治水平,未来将以多学科联合的模式,打造成立体腔热灌注治疗中心并积极加入由中国抗癌协会腹膜癌专委会牵头的C-HIPEC技术联盟,切实为本地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紧接着,专家们围绕C-HIPEC(精准体腔热灌注化疗)技术要点与临床实践方案,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探讨。现场思维碰撞激烈,学术氛围浓厚,展现出正兴医院对C-HIPEC技术钻研的热情与决心。
漳州正兴医院普外科、妇科、胸外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学习,凝心聚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动C-HIPEC技术进步、发展及临床应用,将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朝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和全程管理水平,使肿瘤患者得到更合理、更规范、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为健康中国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ABOUT
热灌注治疗
什么是腹腔热灌注治疗?
腹腔热灌注治疗(HIPEC),通俗来说,是一种将加热的化疗药物溶液循环灌注到腹腔内的技术。它的核心原理是“热疗+化疗”的双重攻击:
高温杀伤: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怕热。将药液加热到42-43℃(略高于体温),可直接破坏癌细胞结构,同时不影响正常组织。
局部化疗:加热后的化疗药物渗透性更强,能更高效地杀死腹腔内游离的癌细胞或微小病灶。
哪些情况适用腹腔热灌注化疗?
热灌注化疗主要用于原发肿瘤已切除又出现腹膜转移而剖腹探查或被认为有可能发生腹膜转移的高危患者。
(1)胃癌、结直肠癌、胆管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2)腹膜假性黏液瘤;
(3)腹膜恶性间皮瘤;
(4)癌性腹水;
(5)其他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的研究性治疗;
(6)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根治手术后预防腹膜种植转移;
(7)进展期胆管癌、胰腺癌根治手术后的研究性治疗。
参会相关专家简介
张惠娇 | 妇科 主任医师
● 漳州正兴医院妇科科主任、正兴医院离退休支部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原漳州市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控专业委员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漳州市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漳州市抗癌协会委员。
擅长: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重点研究妇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器官脱垂的诊治和微创手术。
李建国 | 普外科 主任医师
● 漳州正兴医院党委书记、普外科科主任;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普外科38年,1991年在漳州市率先开展小儿外科; 1994年在漳州市率先开展腹腔镜外科;2006年获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研究生十余名;2013年从漳州市医院普一科科主任聘请到漳州正兴医院创建普外科,连续3次获漳州市拔尖人才,多次主持省厅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多次获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国腹腔镜肝脏外科学院特聘讲师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外科委员
国家肿瘤微创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微创介入医学专家委员
上海市生物信息协会肿瘤精准医疗大数据专家福建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理事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临床肿瘤学诊疗分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软组织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国内省内及市级学术任职30余项。
专长:微创外科、普外科(肝胆胰脾、胃肠外科、甲状腺与疝外科、小儿外科)及急危重疾病诊治。
郑瑞丹 | 肝病内科 主任医师
● 1985年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主任医师、南京军区卫生系列学科带头人“181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材培养“122工程”培养对象,厦门大学医学院、南昌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会员,福建省肝病联盟副理事、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学分脂肪性肝病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肝病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福建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肝癌学组委员,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理事;同时还担任《实用肝脏病杂志》、《中国肝脏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病毒病杂志》、《肝博士》的编委。发表SCI论文20余篇,在中华消化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等发表医学论文120余篇;参与编写《传染病辨病专方治疗》、《新发感染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肝脏疾病一案例与思考》专著。
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福建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专长:各型疑难肝病诊断与治疗、重型肝炎抢救、脂肪肝防治,慢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肝癌早筛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分子靶向的治疗,发热待查的诊治与抗生素的应用。
焦昌结 | 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党员,医学硕士,全国交感神经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食管癌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肺癌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漳州市心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漳州市青年委员会常委,从事心胸外科工作16年。
擅长:胸心外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肺叶切除,肺癌、食管癌根治,纵膈肿瘤切除,先心病矫治,瓣膜置换及冠脉搭桥术,精通胸腔镜微创手术,特别是单操作孔、单孔胸腔镜手术处理气胸,肺大疱,食管癌,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有独到之处,同时对各类胸外伤及复合伤、多发伤的急救与抢救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钱树苑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经历:现任漳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曾就职于解放军第175医院,从事呼吸临床工作10余年,参与第十二期培元计划培训,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专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栓塞等常见及疑难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