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染上艾滋病后,我们体内的「防护罩」就变得很弱,无力抵抗各种病原体的攻击,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直至死亡。

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
① 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② 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
③ 上述①或②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图片来源:behance.net/grandinetti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如下: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2017年,微博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博主的一个朋友在泰国旅行时惨遭艾滋病携带者的迷奸,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避免了伤害。
HIV预防用药主要依赖于鸡尾酒疗法进行有效预防和阻断,目前国际上共有6大类30多种药物(包括复合制剂)。
2018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成人及六岁以上儿童和体重大于15kg的儿童,HIV暴露后预防用药采用RAL(拉替拉韦)联合TDF(替诺福韦)/FTC(恩曲他滨)(或+3TC)。
具体来说,HIV预防用药可分为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通过服用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以期阻断可能发生的HIV感染。
其中暴露前预防(PrEP)重点在“防”,可以通过坚持服用药物,使被感染可能性降低92%,适合未感染的高危人群使用。但中国目前尚无PrEP 用药指南,不过2018年中国疾控中心已在多地试点PrEP药物TAF(舒发泰),有望在我国可及。
暴露后预防(PEP)药物即为HIV阻断药,《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指出,在发生高危性行为或HIV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时间(2-24小时,不超过72小时)服用,连续服药4周(28天)不间断,可有效阻断HIV病毒传播复制。
然而,作为极有效的补救措施,知道HIV阻断药的人却并不多。根据一份2017年的统计数据,万名受访网友中,有近一半的人在遭遇HIV暴露风险之后不知道可以通过及时服用药物进行阻断。

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鼓励个人和社区参与,动员民间力量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