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
长了这种息肉,十有八九会癌变!医生提示:别等小病拖成大病!
时间:2019-07-10 08:44:00

 

58岁的张大爷最近备受排便问题困扰,除了经常便秘,还出现了便血的症状。张大爷本以为是自己的痔疮病犯了,可到医院一检查,乖乖!原来是自己的大肠里长了个“赘肉”。

这个“赘肉”就是大肠息肉,正是它导致了张大爷的排便性状发生改变。医生指出,张大爷的息肉病例类型为腺瘤样息肉,直径超过1公分,而且有侧向发育,这种息肉极易发生恶变,建议及时切除。

可是,医生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张大爷怎么也不同意手术,匆忙办完手续出院了。一年后,张大爷原有的症状加重,到医院一复查,医生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息肉部位发生了癌变。

 

我叫息肉,是癌的亲戚

 

息肉,就是人体内多余的、赘生的“肉”,一般生长在体内空腔脏器由黏膜覆盖的内表面上,比如鼻腔、声带、胆囊、子宫、膀胱等等。

息肉多发生在中年以后,大约有25%-80%的发生率。息肉长得慢,藏得深。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时间。

息肉可单独出现,亦可能成千上百的聚合,其中“腺瘤样息肉”最为常见,是癌前病变的一种,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有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上述张大爷查出来的这种息肉属于肿瘤性息肉,恶变的风险极高,一旦发现,须谨遵医嘱,小心久拖成大病!

有这几个特点的息肉,很危险

 

1. 短期内生长迅速的息肉往往凶多吉少,应警惕其癌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

2. 组织学属于腺瘤型的息肉易癌变,属炎症型的则恶变较少;

3. 体积较小、带蒂的息肉,多属于良性,且不易癌变,不必紧张害怕。但宽基广蒂的息肉常难平安,容易癌变。

4. 某些有遗传倾向的息肉,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等容易癌变;

5. 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增加,如一个息肉和100个息肉的癌变可能肯定不一样。

 

 

胃息肉:发现了就得切除

 

 

胃体上的息肉可以长得很大而不被患者察觉,多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有恶变的“潜能”,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

直径<0.5厘米

少于两个可直接活检钳摘除

直径<2厘米

需要切下来送病理科鉴别病理分型

直径>2厘米

由于手术创面较大,常需要住院治疗

 

 

肠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肠息肉,经常多发分布,平时隐蔽生长,到时“摇身一变”就可成为结肠癌。

肠息肉表面很脆弱,容易出血,一般病人发现血便会意识到去看医生,但往往病情已经不轻了。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

1厘米以下

癌变率为1%~3%

1厘米~2厘米

癌变率为20%

2厘米以上

癌变率则为50%

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恶化成大肠癌。

45岁以上、经常无缘无故拉肚子的最好每年做个肠镜,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胆囊息肉:大于1cm得切掉胆囊

 

 

般来说,胆囊息肉直径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不必恐慌,每一两年内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变的风险了。

一般多发胆囊息肉直径>1cm,单发胆囊息肉直径>0.8cm,尤其是年龄50岁以上的,必须快速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以防癌变。

 

鼻息肉:久治不愈可诱发并发症

 

 

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才会出现鼻塞、鼻衄等症状而被医生看到。如果息肉阻塞咽鼓管,可能会导致患者耳鸣、听力减退,还可引起打鼾、鼻窦炎、慢性咽炎等耳鼻咽喉并发症,更致命的是可引发癌变。

一旦出现鼻塞感加重症状,建议到医院做鼻窥镜检查。如果确诊是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以缓解鼻塞,恢复鼻呼吸。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声带息肉:声音嘶哑是信号

 

 

声带息肉的癌变率比较低,声带息肉发生癌变常是突发的,且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为直接的表现,息肉的大小决定了声嘶的轻重程度,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通常情况下,只要休息好,不过多讲话、大喊大叫、发脾气,小的声带息肉会在2-3个月内慢慢消失,病因治疗是声带息肉的有效疗法。

但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声带息肉仍无明显好转,应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息肉的生命力旺盛,切除后若没有及时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仍可能死灰复燃,治疗后还要定期复查,不可掉以轻心!

 

宫颈息肉:治疗不及时或可影响怀孕

 

 

宫颈息肉大多有良性,无明显症状,少部分有与月经类似的出血症状。若孕期发现宫颈息肉,息肉会慢慢长大出血,影响孕期健康。

一般来说,宫颈息肉较小可先药物消炎治疗,超过黄豆粒大小,可进行微创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确认是否恶性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私处清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温馨提示

息肉的生命力旺盛,即使已经切除,如果您没有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息肉仍然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建议大家在治疗后,仍然要定期复查,不可掉以轻心!

每种息肉的复查频率,请遵照医嘱,一般1-2年复查1次.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