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
1个多月,6个人因此死亡,从疲劳到猝死仅需6步!
时间:2019-07-29 08:36:00

 

近一个月来,医疗界噩耗频传,据不完全统计,已至少有6位从业者因病早逝了,悲剧不断上演,让人痛心......

陈怿,嘉兴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医生,于6月14日因脑出血不幸去世,年仅41岁。家人做出了捐献她全身器官的决定。

 

张恒伟,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于6月28日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48岁。

 

王辉,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师,于6月30日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年仅32岁,家人捐献了他的眼角膜。

 

肖育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教授,于7月4日下午3点多被发现倒在实验室,不幸离世,年仅31岁。

 

李晓松,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院长,因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颅内出血,于7月4日不幸辞世,享年56岁。

 

辽宁省沈阳市某三甲医院一位皮肤科女医生,于7月10日凌晨在家中猝死,年仅31岁。猝死的死前一天,还在医院的大厅讲解化妆品的过敏反应。

 

事实上,这些并不是特例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离我们而去

还记得去年刷爆朋友圈的那支短视频吗?

凌晨仍在办公司熬夜加班的你在朋友圈处理一张闲置的年卡;

电梯坏了,你自嘲说今天可算运动了一次;

你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长的夜;

听说手机屏幕辐射大,你换了一张绿色的壁纸;

你在凌晨3点转发遥远城市有人猝死的新闻,然后给自己定了五个起床闹钟。

 

看到这里,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中枪,为了减轻罪恶感,我们选择成为了隐形健康人口:“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的养生朋克。

面对紧张的都市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不敢真正放纵,却又不愿真正改变,一边养生一边作死,既害怕厄运突然降临,又总以为自己还有明天。

 

很多的小伙伴或许会不以为意

但你知道吗

从疲劳到猝死,仅6步!

何为“过劳死”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自测疲劳值,注意身体健康!

如何预防突发性猝死?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