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年轻的“老年病”患者。
在漳务工男子——阿木(化名)今年30来岁,身高172cm,体重突破200斤,体重指数33.8kg/㎡,属于重度肥胖。
八月初的一天,阿木突然感觉到一阵阵剧烈的压榨性胸痛,痛得他大汗淋漓,持续2小时不能缓解,身体上的极度不适所带来的濒死感驱使着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正兴医院就诊。
10:58,阿木抵达我院急诊科,根据症状,接诊医生怀疑心梗的可能,立即启动胸痛中心预案流程。
10:59,心电图结果出来了,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具有急诊介入手术指征。
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取得其同意后,11:41,由我院副院长桑学东所带领的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员曾丁邻副主任医师、李景辉副主任医师为其行紧急冠脉造影。
12:00,完成造影,结果提示前降支近段急性完全闭塞病变、狭窄100%,与心电图提示的罪犯血管相符合;右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估计右冠脉的闭塞已持续数年);回旋支分支-大钝缘支,狭窄约75-80%。
△前降支术前
△右冠脉术前
前降支又被叫做生命支,承担着左心室的供血功能,这根血管被堵,意味着生命线被堵!时间就是生命,手术团队立即对前降支进行介入治疗!
12:02,导丝顺利通过,D-to-W(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时间为64min。
随后手术团队稳扎稳打,反复抽吸血栓、扩张球囊、植入支架......迅速打通了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了血液流动,有效缓解了心肌缺血的状况。
术前 VS 术后
因阿木心肌梗死时间较长,心肌坏死程度高,术后阿木出现心衰症状,心血管内科团队第一时间给予抗心衰治疗。
△右冠脉术前
△右冠脉术后
一周后,病情得到稳定控制的阿木接受右冠脉支架植入术,曾丁邻副主任医师、查庆春主治医师经过艰难细致的操作,最终不负患者所托成功开通了闭塞的右冠脉!
CTO病变
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是冠脉介入治疗具有较高挑战性的领域,被誉为冠脉介入治疗皇冠上的明珠。
主要是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成功率低,医生要承受比常规介入治疗多几十倍的放射线,如果安全完成手术治疗,患者将会终生获益,所以也被称为“用医生的命换病人的命”的治疗方法。该项治疗我院近几年已经安全开展多例,均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效益。
△术中复查前降支血管情况
手术团队
桑学东/主任医师
曾丁邻/副主任医师
李景辉/副主任医师
查庆春/主治医师
此次命悬一线的经历,令阿木心有余悸,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好很强壮,想不通自己为何年纪轻轻就得了急性心梗这个“老年病”。
然而,入院后的系列检查揭露了阿木心梗的“真相”,他此前一直不知道的是他的血压、血脂指标早已超高!
桑学东副院长指出,虽然有研究表明心梗发病呈现年轻化,但30岁左右的心梗,这在临床上是比较少见的。
肥胖者大多数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危险因素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加重,最终可引发急性心梗。
肥胖者患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远远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群,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5公斤,患冠心病几率就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
这次小伙心梗发作考虑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为主要诱因,建议小伙低盐低脂饮食,长期按时服药,戒烟限酒,出院后半年内尽量不要做激烈运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肌梗死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以下几类青年群体要特别注意:
01代谢综合征患者: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心血管病易患因素;
02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熬夜、久坐、酗酒;
03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04有明确的心血管病家族病史:如患者直系亲属有早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史。
桑学东副院长提醒大家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基石,要从年轻开始养成健康意识,戒烟酒,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等不健康饮食。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水平,控制体重及腹围,如指标出现异常,或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尽早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肌梗死!
正兴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拥有一支充满活力、兢兢业业的医护团队,现有医生10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及助理医师4人;护理人员15名。现有30张普通床位,8张标准化CCU床位。
科室设备先进,配有中央监护系统、超声波球囊、迈瑞呼吸机2台、飞利浦除颤仪、美敦力临时起搏器、微量泵、输液泵等。
目前可熟练开展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等手术。科室目前心脏介入开展了心脏临时起搏器技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冠心病介入技术、电生理射频消融术、经食道调搏术等新技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