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你听说过吲哚菁绿(ICG)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吗?
什.......么?




吲(yǐn)哚(duǒ)菁(jīng)绿(lǜ)荧光融合影像技术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漳州正兴医院完成了漳州市首例“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引导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什么手术?说来听听




这种高端技术,你竟然还不知道!
↓↓↓↓
10月22日,漳州正兴医院普外科李建国教授率团队成功开展漳州市首例将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用于一例复发性肝癌切除。这一新技术的成功运用,标志着我院在腹腔镜手术领域真正进入了“微创化、精细化”时代。
据悉,该名肝癌患者欧阳伯伯已75岁高龄,因肝区疼痛就诊于正兴医院肝病内科,经完善的检查,综合该病人疾病史(四年前做过肝癌IVa开放手术)考虑为肝恶性肿瘤复发,遂肝病内科郑瑞丹主任、陈建能主治医生迅速联系普外科李建国主任团队对该名患者进行会诊,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复发性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提高远期存活率的重要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既往手术导致肝脏代偿增生变形以及肝内脉管走行变异,再次肝切除的难度及风险均明显增加,加上由于患者长期“慢乙肝”,肝硬化明显,结节较多。为了更好界定肿瘤的边界,切除的范围更准确,李建国教授决定采用现阶段国际上最先进的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引导技术,让ICG荧光“照亮”切肝的径路,为该患者施行精准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关于ICG:

ICG化学名为吲哚菁绿,是获FDA、CE、CFDA批准的体内应用染料,无辐射,无毒副作用,安全应用成熟。其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具有荧光特性,在近红外光照射下,释放荧光并被摄像系统捕捉,让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界、子灶等一目了然。
分离+切除,快!精!准!
患者高龄,由于四年前做过肝癌IVa开放手术,腹部组织黏连严重,手术难度较大,行术者必须小心地将黏连组织分离后方可实施切除术。


通过外周静脉注射染色剂,运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引导技术,使预切除侧和预保留侧肝脏之间形成明显的界限,即可精准切除肿瘤。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保留侧和肿瘤侧出现明显的界限
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配合下,普外科团队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纯熟的技术水平,分离黏连和肝肿瘤切除仅用1个小时就顺利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术中基本没出血!


▲被完整切除的肿瘤
此次手术很成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目前患者欧阳伯伯在病房休养做进一步恢复治疗。
技术与突破——普外科永远走在进取的路上
李建国教授在本次手术中运用的新技术——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该技术为复发性肝脏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化诊疗模式,为外科医生配备了见微知著的“千里眼”,在术前及术中可精准定位导航手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助于实现解剖性、功能性、根治性肝切除术,推动了微创手术向精准医疗时代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