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1岁的陈阿姨按照往年的习惯到正兴医院做健康体检,但这次肠镜检查的结果,却令她坐立难安。
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她的结肠有一肿物。但据陈阿姨自述,她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这让她很苦恼,怎么会这样呢?
原来,陈阿姨长的这种肿瘤叫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又名LST,LST定义为直径>10mm且以侧向生长为主要特征的大肠黏膜表浅型病变,病变多数沿着黏膜表面浅层以侧向扩散方式发展,而极少数向肠壁深层垂直浸润。LST检出率一般在1.3%~4.5%之间,作为大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之一,LST在早期结直肠癌中占比5.8%,因此,定期肠镜检查及及时切除是防止其癌变的最有效方法。
消化内科苏军凯博士向陈阿姨详细分析肿瘤情况与治疗方式,耐心宽慰了她内心的忧虑。患者的信任,精湛的医技,是顺利治疗的要素。消化内科苏军凯博士的医生团队不负所托,应用ESD微创方法,以娴熟的技术,精准切除该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术后,患者陈阿姨表示满意,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选择这个治疗方案主要是创伤小,且患者不需要接受化疗,术后一周就能够出院了。”苏军凯博士介绍。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正兴医院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水平已经非常成熟,值得一提的是,正兴消化内镜中心在李兆申院士专家团队的帮代下,ESD手术已成为消化内科普通常规手术,治疗效果获得患者好评无数。
ESD手术优点
内镜黏膜下剥离切除胃肠粘膜层病变的技术,在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帮助无数胃肠道肿瘤患者解决病痛,重获健康。
ESD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相比于EMR及EPMR,ESD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完整的切除标本,可以用于精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可以精确测定肿瘤边缘和浸润深度,可以获得较好的根治性切除效果且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切除较大体积大肠LST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结节混合型及假凹陷型病变;相比于外科手术,ESD具有更小的创伤性与更短的手术耗时。因此,LST进展为黏膜内癌与黏膜下浅层浸润癌时,无论病变部位的类型与病灶体积,均可以使用ESD进行治疗。ESD作为组织学完整的切除方法,已经成为早期大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另外苏军凯博士提醒,人到了一定年纪,体检建议都要查一查胃镜和肠镜,特别提醒以下人群需要尽快做胃肠镜体检:
一、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均应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有阳性发现(溃疡、息肉等),在做完治疗后均应定期复查。
二、 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到40岁甚至35岁。
三、 有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大鱼大肉,喜吃腌制食品和烧烤,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的人群。
四、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适,可表现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嗳气、饱胀等;肠道不适,可表现为下腹痛,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比如每天排便一次变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状黏液血便等。
五、正常体检时发现CEA、CA199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尽快做胃肠镜以进一步排查。
正兴医院消化内科
2016年以来,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在海军军医大学李兆申院士团队王东教授、施新岗教授、陈洁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多例ESD、POME、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胃镜下胃肿瘤全层切除术等消化道内镜下治疗,使消化内镜技术从胃肠腔内时代逐步走向胃肠外腹腔时代,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