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室导航 > 临床科室 > 消化内科 > 科室新闻 >
胃癌晚期!24岁女孩感染幽门螺杆菌
时间:2022-05-25 17:29:57

图片

 

近日,一条微博热搜#24岁女孩感染幽门螺杆菌确诊胃癌晚期#引发热议。 

图片

 

据当地媒体报道,24岁女孩胃部不适一年,却一直没当回事。直到最近症状加重才到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图片

 

据医生分析,女孩身上同时存在感染幽门螺杆菌+有胃癌家族史+平时饮食作息不规律三大危险因素。这些综合因素叠加导致了胃癌的发生。

 

图片

“幽门螺杆菌”近期频繁刷存在感,令不少人谈“菌”色变,同时产生这样的疑问: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能变成胃癌呢?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正兴医院消化内科苏军凯博士,来跟大家好好聊聊——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受访医生

消化内科——苏军凯博士

图片

苏军凯

副主任医师 / 医学博士

经历: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漳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漳州市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漳州市医学会肝病学会常委、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致力于消化内镜微创诊疗的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漳州市科技进步奖等成果6项,获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专长:早期胃肠癌ESD剥切,胆胰疾病ERCP内镜治疗,贲门失驰缓POEM,肝硬化EVL,痔疮套扎,内镜减肥治疗等;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肿瘤及慢性腹痛、便秘、腹泻等诊断治疗。

 

01

关于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细菌。通过食物、水、餐具进入人体,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致癌细菌

图片

图片

 

我国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58.07%,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的第15版致癌物报告中,幽门螺杆菌被列为明确致癌物

 

图片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主要症状:反酸、烧心、上腹痛、口臭,及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嗳气、腹胀和食欲减退等。

 

图片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胃癌风险4-6倍

100%的患者均可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

大约15%-20%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溃疡;

大约5%-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

大约1%的患者可出现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据统计,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图片

此外还有数十种胃外疾病与之相关,比如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02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得胃癌?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目前公认的绝大多数胃癌发生模式为:

正常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但是从胃炎演变成胃癌是需要非常复杂的慢性过程,幽门螺杆菌只是胃癌的始发因素之一。

 

图片

 

虽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查出率越高,患胃癌率越高,但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是绝对会发展成胃癌,它只是胃癌发病的帮凶,只要出现症状尽早治疗即可,大可不必惊慌。

大约有1%的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

但是反过来说,不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不一定就不得胃癌

 

03

关于幽门螺杆菌预防、治疗很重要

 饭前便后洗手 

 避免喝生水、吃生食 

● 少刺激胃

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图片

 建议分餐,使用公筷

图片

 禁止口对口喂食

 定期检查,早防早治

胃部不舒服,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做幽门螺杆菌检查。

家有胃癌史、出现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开头提到的江苏24岁女孩,就是因为长期胃部不适,却不以为意,最终检查出胃部肿瘤时,已经发展到胃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幽门螺杆菌,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咨询。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