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室导航 > 临床科室 > 消化内科 > 科室新闻 >
塞不住的血,越看越心惊!结果这一“灌”,第3天就停了
时间:2023-07-01 16:07:00

图片

 

今年5月份以来,60多岁的云霄陈阿姨(化名)发现她的大便中经常带有血丝混在粘液便里,一天至少要拉2次血便,如此异常的症状令她再次产生了一种草木皆兵的慌张感!这就要从一年前说起......

图片

一年前,早已绝经的陈阿姨竟莫名出现反复的阴道出血,量少但足以引起她的警觉!经检查确诊为宫颈癌IIB期,已侵犯至膀胱,然而就诊多家医院均表示已经无法手术治疗,于是在2022年8月,陈阿姨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取得良好疗效,除了常腹泻外,身体并无其他不适。

图片

而最近这连续一个多月的反复便血让陈阿姨十分不安,就诊漳州福州等多家医院妇科,考虑放射性肠炎,陆续用了许多药物,口服或栓剂塞肛,但疗效欠佳。大便血反而越来越多,妇科医生建议她做一下肠镜检查。陈阿姨与家属经多方打听后,慕名找到了正兴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苏军凯博士

图片

图片

 

01

放射性损伤部位 

图片

入院后,经肠镜检查发现,患者乙状结肠较冗长,部分盘在宫颈附近,放射性损伤部位表面糜烂渗血,距肛较远,因此肛塞治疗效果不佳。同时还发现多颗大小约3mm×3mm~6mm×6mm的结肠息肉,但消化内科团队考虑到一旦切除结肠息肉,是否会加重出血?经分析,苏军凯博士判断腺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后给予切除。

术后,苏军凯博士带领炎症性肠病小组敖少军主治医师等人,针对陈阿姨的病情及肠镜结果进行反复的讨论,经综合分析,决定对症给予新式疗法——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以及口服益生菌等药物以调节肠道菌群等。

美沙拉嗪灌肠液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而此次正兴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小组选择使用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方面:

一是根据患者肠道黏膜受损情况对症治疗;

二是美沙拉嗪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同样具有良好的作用机制。

图片

所幸,经有效治疗,陈阿姨第2天便血症状明显缓解,第3天停止便血,恢复正常黄色大便。这下,悬在陈阿姨心中的大石总算是稳稳地落下了。

 

图片

消化内科

苏军凯博士提醒

放射性肠炎属于较严重的胃肠疾病,很可能会发生病变,如果您在经过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等放射治疗后,出现腹泻、便血、腹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进行胃肠镜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于放射性肠炎

图片

放射性肠炎(RP)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根据起病时间及病程变化情况,可分为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慢性放射性直肠炎(CRP)

 

临床表现

 

图片

图片

 

分级标准

 

图片

 

 

治疗

目前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尚未有统一明确的共识,目前大多为对症处理,减少患者病情复发和慢性迁延。

目前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饮食治疗、营养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

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一旦出现症状,则严重影响患者的肿瘤治疗进度及生活质量。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正兴医院消化内科采取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等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控制肠粘膜炎性反应,促进肠粘膜修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消化内科

正兴医院

图片

正兴医院消化内科运用目前代表内镜微创治疗最高水平的技术 - 内镜逆行以胆管造影ERCP,开展胆总管取石术、胆管支架置入术等,救治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及胆石症等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内镜肝囊肿开窗等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技术,让患者创伤更小。康复更快,体表无任何手术疤痕。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通过结肠镜应用内镜支架等解除阑尾腔的梗阻,成为在保留阑尾的前提下治疗阑尾炎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内镜粘膜下剥切术(ESD)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等技术微创切除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等胃肠肿瘤,各种各样微创治疗无“孔”不入。

正兴医院消化内科正在用一个个成绩,使原来需要外科手术的病变,能够在内镜下微创治疗,使内镜变成一把外科手术刀,不断突破,让福建老百姓可在家门口享受国际一流的内镜微创诊疗服务。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