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室导航 > 临床科室 > 消化内科 > 科室新闻 >
超级微创 | 医者零开刀,直接“剥离”隐秘癌变!
时间:2024-11-09 10:59:00

图片

01 来切胃息肉 

 却见咽早癌

57岁的李先生(化名)最近有些糟心又有些庆幸。今年4月他在当地县医院查出胃息肉,因为胃息肉不大,李先生也一直很忙,所以直到最近才腾出了时间慕名来找漳州正兴医院苏军凯博士切除胃息肉,然而竟顺带查出咽喉“早癌”!

原来,在行胃息肉切除手术(进胃镜过咽喉)时,我院消化内科苏军凯博士仔细观察,在正兴高清优良的内镜设备下,洞察力敏锐的医者发现了“不对劲”:患者的喉咙左咽部-食管入口处有一片粗糙发红的区域。

图片

胃息肉

图片

可疑病灶

图片

NBI电子染色

NBI电子染色下该区域表面呈褐色改变,血管结构明显紊乱。苏博士高度怀疑该病灶很有可能是下咽部早期癌变

于是对内镜下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取样,叮嘱蔡艺玲副主任医师与病理科沟通内镜所见及所疑。最终病理结果证实了医生们的判断:局灶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考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

图片

图片

 

* 临床上,下咽癌比较少见,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普通检查难以明确,到了患者有吞咽不适感时,往往已处于疾病进展期、预后较差,但此次我院内镜医师的专业与细致为患者赢得早期治疗的时机。

 

02 精准内镜手术 

 解决隐秘癌变

图片

正兴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

苏军凯博士

苏军凯博士考虑目前患者为下咽部早癌,可在内镜下进行剥离,既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还能完整剥离病灶、保留咽喉部位的功能,达到治愈效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等多种优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ESD治疗早期下咽癌难度高于早期食管癌。因为咽部的形状不规则,离声带很近,一不小心就会让患者失声,而且这个位置相对闭合,想要微创刀到达该位置很需要技巧,少有医生能够做到。

 

图片

面对前所未有的难度,“实战”经验丰富的消化内科手术团队做足术前准备,术中苏军凯博士、蔡艺玲副主任医师利用内镜窄带成像术(NBI)及超声内镜明确病灶并进行标记,粘膜下注射、病灶隆起、切开黏膜、完整剥离病灶等操作一气呵成,成功“排雷”。

图片

ESD标记

图片

剥离

图片

术后创面

图片

术后标本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他说道:“真是幸亏来找苏博士。当时想着只是胃小息肉,随便到哪里做手术都一样。这次是刚好有朋友推荐和有时间,就来正兴了,苏博及时帮我检出了喉咙这个微小早期病变,让我避免了以后喉癌开刀放化疗之苦。”

图片

图片

▲复查胃镜见手术创面呈溃疡样改变,表面被覆白苔,未见脓性分泌物,会厌声门开闭正常。

苏军凯博士指出:消化道内镜(胃镜、肠镜)检查仍是目前诊断早期消化道癌唯一有效手段。

因此年龄40岁以上,家族有消化道癌症病史,有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患有慢性癌前疾病等方面的人群,需要定期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早发现和清理消化道“定时炸弹”。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

图片

正兴医院消化内科运用目前代表内镜微创治疗最高水平的技术 - 内镜逆行以胆管造影ERCP,开展胆总管取石术、胆管支架置入术等,救治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及胆石症等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内镜肝囊肿开窗等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技术,让患者创伤更小。康复更快,体表无任何手术疤痕。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通过结肠镜应用内镜支架等解除阑尾腔的梗阻,成为在保留阑尾的前提下治疗阑尾炎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内镜粘膜下剥切术(ESD)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等技术微创切除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等胃肠肿瘤,各种各样微创治疗无“孔”不入。

正兴医院消化内科正在用一个个成绩,使原来需要外科手术的病变,能够在内镜下微创治疗,使内镜变成一把外科手术刀,不断突破,让福建老百姓可在家门口享受国际一流的内镜微创诊疗服务。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