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室导航 > 临床科室 > 消化内科 > 科室新闻 >
不用外科手术,不用化疗,他们用肠镜治愈肿瘤
时间:2018-06-06 16:15:00
 

近日,58岁的李大叔按照往常的习惯到医院做体检,但这次肠镜体检的检查结果,却令他坐立难安。

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李大叔的结肠有数个息肉,乙状结肠还有一枚起源于固有肌层、大小约1公分的结肠间质瘤。平日里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却体检出肠道有瘤子,这着实令李大叔坐立难安。

胃肠道间质瘤,这个名字读起来有点拗口的疾病,却是一种潜在恶性倾向的侵袭性肿瘤,是潜伏在胃肠道间的“夺命杀手”。

 

胃肠道间质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由于胃肠道间质瘤有一定的隐蔽性,在早期多无症状。一部分病人瘤体逐渐增大或癌变后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出血、胃肠梗阻,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胃肠道间质瘤须胃肠镜定期复查随访或及时切除。

为切除这个结肠间质瘤,经过一番详细的咨询和了解,李大叔幕名来到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过沟通,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苏军凯博士的医生团队选择应用内镜结肠全层切除术的微创方法,成功切除乙状结肠固有肌层的间质瘤。

 

准备结肠全层切除

1

从结肠穿孔看到腹腔

2

尼龙绳闭合穿孔

3

结肠间质瘤标本

4

“选择这个治疗方案主要是创伤小,再就是患者不需要接受化疗,术后一周就能够出院了。”苏军凯博士介绍,这个案例的成功标志着正兴医院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这也是正兴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在李兆申院士专家团队的帮代下,首次独立完成的内镜下结肠全层肿瘤切除术。

 

 

 
 

手术难点,各个击破

 
 

 

据消化内科主任苏军凯博士介绍,内镜黏膜下剥离切除胃肠粘膜层病变的技术,在消化内科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当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其切除难度就呈倍数增长。

 

难度说明

1

胃底间质瘤等肿瘤较大与浆膜外膜紧粘时,内镜手术就需要主动穿孔,胃壁全层切除后用钛夹和尼·龙绳荷包缝合把穿孔闭合起来。

2

结肠的内镜全层切除,比胃更是难上加难。

3

因为肠道细菌明显较胃更多更复杂,容易发生腹腔污染、肠瘘。

4

 

肠壁薄,容易发生迟发性穿孔,出血时不容易止血,电刀容易误伤肠壁创面周边的脏器。

 

因此,目前对于内镜全层切除术来说,结肠是个相对禁区,国内外只是在少数几个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开展。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

2016年以来,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在海军军医大学李兆申院士团队王东教授、施新岗教授、陈洁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多例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胃镜下胃肿瘤全层切除术,积累了丰富的内镜全层切除手术经验。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是消化科内镜治疗的最前沿微创技术之一,较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是消化内镜发展的新潮流及方向之一。内镜下结肠全层切除术(EFR)成功治愈间质瘤,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镜技术从胃肠腔内时代逐步走向胃肠外腹腔时代,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