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正兴医院神经外科在李榕主任的带领下,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多例高难度介入手术,其中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基底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术的手术难度极高。这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又更上了一个台阶,拓展了一条微创、快速、便利的手术治疗途径。


今年12月中旬,64岁的张大娘(化名)突然头痛欲裂,而且伴随头晕、恶心。家人赶忙将张大娘送至我院,后进颅脑CTA检查,张大娘“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并属于“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遂收住我院神经外科。张大娘的动脉瘤一旦再次破裂出血随时可危及生命,手术风险极高。

我院神经外科李榕主任马上召集团队进行了缜密的术前讨论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在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李榕带领的团队为张大娘施行了“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术中,李榕主任从患者股动脉置入血管鞘,用不到一毫米左右的微导管从股动脉一路上行将头端置入脑动脉瘤腔内,成功将该动脉瘤致密栓塞,术后造影显示载瘤动脉完全通畅,患者清醒后无任何不适。


今年11月初,43岁的李大姐(化名)感觉腰部极其酸痛,就在当地医院进修腰椎CT检查,显示腰椎轻度膨出,吃了止痛药后腰痛稍微缓解,但出现腰酸以及左下肢乏力,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遂就诊我院。后经检查发现,李大姐患有“C2-L1椎体水平髓外硬膜内弥漫性血管畸形”,这才导致了神经性疼痛、肢体功能出现障碍。

我院神经外科团队在李榕主任的带领下,为李大姐行“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克服长时间曝光以及血管盲选等困难,仔细无遗漏的行全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脊髓血管畸形类型、供血情况、畸形血管确切位置。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术后复查脊髓血管造影提示畸形血管大部分闭塞。


72岁的林大爷(化名)今年11月底突然出现四肢乏力,并伴有失语、小便失禁。在家观察多日无好转后家人赶紧将林大爷送往我院就诊,经颅脑CTA检查提示“基底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破裂出血”,遂收住我院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普通人群脑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2%-7%,以40岁-60岁常见,女性占比例较多。
脑动脉瘤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一旦破裂将会反复出血,而且再次出血的病死率可达80%。
以下情况建议做脑动脉瘤筛查:
1、脑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家庭成员(或者至少一级亲属);
2、发生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治疗后的患者;
3、患有动脉瘤相关遗传疾病的人群;
4、有动脉硬化高危因素特别是年龄大于40周岁的女性。
科室简介
1 .各种开放性闭合性脑外伤
2 .颅脑各部位肿瘤的诊断治疗
3 . 癫痫外科治疗
4. 各种脑血管病的治疗
5 . 功能性神经外科
6 . 椎管内外肿瘤
7. 内镜的颅肿瘤手术
8.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