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女士(化名)年仅47岁,是一名糖尿病长达十几年的患者,22年10月份C女士因血糖过高被送至正兴医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
内分泌科张文强医生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其糖尿病发病年龄早,C肽及胰岛素功能基本丧失,怀疑为“1型糖尿病”,且C女士患有桥本甲状腺炎及肝功能存在异常。
结合当前C女士的种种症状表现,张医生提出,C女士的种种情况极大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张医生希望患者能做进一步检查,均被患者以各种理由逃避,张医生只能对其进行相应的保肝治疗。
2024年4月,C女士肝脏指标异常,数值偏高严重,再次被送至正兴医院内分泌科治疗,最终在张医生苦口婆心的规劝下,C女士决定行“肝脏穿刺活检术”,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
“之前的我害怕上大医院,血糖也控制不住,肝功能等问题又反反复复,生活很难自理,更不用说出门工作了。”
C女士充满感激地说道,“感谢这2年来张医生对我的关心,要不是张医生经常问询我的病情,劝我做相关检查,我也不可能知道这居然是免疫性的疾病。”
在明确C女士的问题均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引发的,张医生当即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目前,C女士各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数值趋于正常,已经能正常出去工作啦!
张文强
正兴医院
内分泌科主治医生
张医生温馨提醒: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为机体攻击了自身细胞和组织产生的疾病,所以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如不及时干预,容易导致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患者要做到及时至大医院就医,遵医嘱,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缓疾病的进程甚至达到临床治愈。
01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或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通俗来说就是免疫系统攻击了我们自己,从而导致疾病的出现。
当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是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慢性病。
0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
1、多数病因不明,常呈自发性或特发性;
2、多数病程较长,多呈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过程;
3、某些具有遗传倾向;
4、多数疾病女性多于男性(10:1);
5、多数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抗核抗体或其它自身抗体。
03
如何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预防性方法。然而,以下措施可以帮助降低患上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避免烟酒和危险品;
3. 规律接种疫苗;
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筛查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预防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但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的医疗保健,是可以降低患病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