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成功为一85岁的高龄患者实施床边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使其得到及时救治、脱离危险。

据悉,该患者以前因胆结石手术切除了胆囊,几日前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上腹痛、寒战、发热,但因不适为间断性发作,并未引起重视。后该患者逐渐出现全身皮肤黏膜黄染,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嗜睡,当地医院紧急转到漳州正兴医院。
经过急诊评估,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休克。考虑患者病情垂危,遂立刻护送患者至重症监护室观察病情。患者重症胆管炎、感染性休克非常严重,心脏、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出现了应激性溃疡致呕血、多脏器功能衰竭,遂予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
正兴医院ICU、肝胆外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治疗小组,立即研究病情,考虑患者年龄大,已处于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状态,抗休克治疗效果不好。患者胆总管结石嵌顿,不疏通胆道和引流高压的脓性胆汁,病人凶多吉少。
内镜提示患者十二指肠结构变异、巨大憩室
通过病情讨论,患者血小板极低不宜经皮经肝穿刺引流,必须通过ERCP手术疏通胆道,解除胆道梗阻,才能做下一步治疗。但患者当时状况无法转运至ERCP手术室,只能行急诊床旁ERCP。但床旁ERCP没有X光的指引,全靠医生的手感和经验进行盲插管,这对内镜医生是极大的挑战。

正兴医院已开展ERCP多年,经验丰富,尝试床边ERCP还是首次。晚上8点虽然已是下班时间,但情况紧急,抢救病人要紧,经患者家属同意,消化内科科主任苏军凯博士、主治杨伟超主治医生、周剑金护士长、李良燕护士等立即尝试床边急诊ERCP。
苏军凯博士、杨伟超主治等为患者做
床边ERCP
缓缓从患者口腔送入十二指肠镜,顺利进镜至十二指肠后,找到了十二指肠乳头开口的位置。患者十二指肠乳头边上有一巨大的憩室,十二指肠乳头形状位置变得歪歪扭扭的,大大增加了ERCP的难度。经过调整内镜和导管的方向,准确的插入了胆管,注射器回抽,抽到了暗绿色脓絮样的胆汁。
“手术成功!”一旁医护人员鼓掌庆祝。随后顺利置入鼻胆管引流,整个过程约10分钟,患者梗阻的胆道得以通畅。患者经过后续相关支持治疗后,血压逐步回升,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ERCP为消化内镜最难的微创手术之一,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风险较高。而床旁急诊ERCP由于没有X线透视下引导,操作难度更大,目前国内主要在较大医院的内镜中心开展。由于床边急诊ERCP治疗相对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可重复操作,抢救成功率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龄患者或基础疾病多全身状况差及病情较重无法手术,甚至无法搬运的患者,在抢救重症胆管炎(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具有较大的优势。
我院消化内科此次成功为这高龄患者完成急诊床边ERCP术,标志着我院ERCP的诊疗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扩大了我院消化内科在ERCP领域的影响力及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