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
92岁阿婆因腿部动脉闭塞差点截肢,血管微创介入免开刀
时间:2018-01-03 15:05:00

现实中,不少中老年朋友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腿脚不灵活,上街总是走不远,走一会儿小腿就疼痛无力,必须休息个三五分钟才能继续走路,小腿痛了又需要再休息下。如果老人家出现这样的“走走停停”,那可就要当心了,这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征兆。92岁的曾阿婆就差点因为误诊而耽误治疗。幸运的是,她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了正兴医院接受治疗。

小插曲:脚冷发麻,“忍忍”就过好了

9旬的曾阿婆一直患有“三高”,高血压病甚至达到3级,并有严重的糖尿病。最近她的右腿出现了走路腿疼、腿麻的现象,还伴随着脚趾发凉,用热水烫脚也不管用。曾阿婆并不知道自己的右腿已经患有动脉硬化闭塞症,形成了血栓,老人家也不愿意麻烦子女,“腿脚不舒服了忍忍就过去了”,在家里忍来忍去,腿部不适越来越严重,连小腿的皮肤都开始发冷、颜色发暗。

 

CTA检查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

在家人的陪同下,曾阿婆来到了正兴医院。骨一科的曾蔚林主任初步检查后初步判定是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至此,在曾阿婆的右脚趾处已经出现了局部皮肤的破溃和坏死,这是血流不畅的严重症状。

 

在曾蔚林主任的建议下,曾阿婆进行了下肢动脉CTA检查(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曾阿婆的双下肢动脉广泛粥样硬化,右下肢股浅动脉狭窄闭塞。根据传统治疗方式,曾阿婆很有可能要接受截肢手术,“如果远端的组织坏死严重,为避免病情恶化就只能截肢了。”曾蔚林主任在和家属解释病时提到,曾阿婆的病症发现的还算及时,越早治疗恢复的就越快现在可以采用微创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伤口只有一个针眼那么大,完全免去了开刀手术治疗的风险。

 

由于动脉硬化闭塞,血流不畅,已经看不到主血管了

由于动脉硬化闭塞,血流不畅,已经看不到主血管了

 

球囊扩张+血管支架

“针孔”微创打通堵塞血管

对症下药,对症治疗,结合曾阿婆的情况,医生们商量后决定采用先进的“球囊扩张+血管支架植入”术,即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用球囊和支架开通狭窄或闭塞的动脉,改善下肢缺血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曾蔚林主任请来了肿瘤科的董书春医生进行介入手术。医务人员首先为曾阿婆进行了下肢动脉造影,同时根据造影结果,董书春医生顺利的为曾阿婆进行球囊扩张、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完成的非常顺利。术后第二天,曾阿婆腿麻的症状就消失了,脚也开始热乎了起来,术后恢复得非常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微创介入治疗,即刻开通血管,保全肢体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微创介入治疗,即刻开通血管,保全肢体

动脉是人体的主要运血管道,“动脉好比是城市里的自来水管,自来水管堵住了,城里停水,喝水靠买矿泉水,这怎么能解渴呢?”董书春医生解释道,大腿的动脉闭塞了,失去主要的运血功能,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就会出现腿疼,腿麻,皮肤冰凉,有针扎的感觉,甚至出现局部皮肤坏死和溃烂。

董书春医生说,传统的通过开放的外科手术重建患肢的血供,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术后还容易闭塞复发。而血管介入手术只需要在皮肤上穿刺一个小眼,将导管、球囊、支架送到病变动脉处,用球囊将狭窄或闭塞的动脉扩开,必要时安放支架,从而达到开通血管的目的。血管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具有传统手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比较局限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效果比较显著。

 

中老年为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发人群

爸妈的腿脚还好吗?

据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害极大,每年因为此病截肢的患者数以万计,而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长期吸烟者则会增加发病的可能性,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发人群。董书春医生提示:患有此病应尽早诊治,千万不能拖延,否则下肢会因长期缺血而坏死,最后不得不截肢

因此,一旦出现下肢疼痛、发凉、麻木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且及时找准病因,切不可盲目治疗。作为中老年群众,更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果真的出现了“走走停停”,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在家忍耐,要及时上医院检查一下,尽早诊治,以免小病不看,大病吃苦。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