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深圳汽配厂现5例白血病
近日,深圳汽配厂多名员工患白血病一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涉事华生电机有限公司共发生5例白血病,均完成职业病诊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陆陆续续患上白血病呢?深圳汽配厂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原来,2008年至2017年期间,员工吴某在涉事公司担任技术员一职。工作中,他曾接触到天那水、二甲苯、三防胶等,但工厂没有提供完善的防护器具,几乎是徒手工作,且车间密封,工人们有头晕、恶心症状。
2017年10月,吴某被诊断为白血病,同厂的员工谢某、邹某等4人也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被广东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鉴定为职业性肿瘤(苯所致白血病)。

据悉,汽车配件中用到的各种胶及高温油、防锈油、导轨油等原材料大都会用到苯及其衍生物甲苯、二甲苯等物质。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是人类致癌剂,急性苯中毒的典型症状为头晕、头痛、恶心等,严重时还会发生昏迷、抽搐甚至窒息的现象。
慢性苯中毒则以损害造血系统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导致白血病。
深圳汽配厂的员工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苯长时间、高浓度地接触,则患病几率大大增加。

▲图片来源于《北京童话》剧照
白血病的致病因素
白血病的病因跟其他任何肿瘤的病因一样,是遗传易感性和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战时期对日本广岛原子弹的投放,使当地白血病发生率提高了30倍左右。所以,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且更容易让人察觉。

目前已经明确的致病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污染等:
1、化学因素,经长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接触苯作业人员易患白血病,很多化学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松以及治疗牛皮藓的乙双吗啉等药物也有一定的致白血病作用,另外多种家装材料涂料中也含有一定的致白血病成分;
2、物理因素,长期从事放射工作、电离辐射相关工种人员易患白血病;
3、生物因素,白血病可能还与很多病毒感染、遗传、精神刺激等因素相关。
目前对于各种致病因素如何导致白血病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各种致病因素在某些情况下,激活了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造血干祖细胞基因出现突变,从而引发白血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白血病
无论何种情况,身体的免疫功能都是最强大的防御措施。人体免疫系统如果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下,包括生活习惯、外界环境因素等,免疫功能受到减低或者损伤,不能够及时清除身体里发生癌变的细胞时,就容易得各种疾病,包括白血病和各种肿瘤。
预防相当关键,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以下的问题,就可以降低白血病的发病几率,此外,在平时也要远离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是预防任何疾病最好的手段:
1、避免接触过多的X射线及其他有害的放射线,包括频繁的X-线诊断和放射治疗。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孕妇及婴幼儿尤其应注意避免接触放射线。
2、防治各种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如C型RNA病毒。
3、慎重使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松,某些抗病毒药物,某些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应避免长期使用或滥用。
4、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做好职业防护及监测工作,如在生产酚,氯苯,硝基苯,香料,药品,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染料等的过程中,注意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5、家装材料应选择环保低毒的材料,避免接触苯、甲醛及其衍生物装修材料。
6、白血病高危人群应做好定期普查工作,特别注意白血病警号及早期症状。
7、多吃天然食物及经过卫生检验的正规生产食品,如:新鲜蔬菜、五谷杂粮等。
8、蔬菜、水果食用之前应先洗干净,能去皮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去皮,最大限度地去除残留农药化肥的污染。

白血病,不治之症?
其实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通过化疗、骨髓移植、靶向治疗等方法,很多白血病病人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特别是儿童白血病如今已经成为80%以上可治愈的疾病。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任何疾病的关键,白血病早期往往可有一些非特异性的信号:
1、患者莫名地感到乏力、低热、全身酸懒或易感染等;
2、出现牙龈皮肤易出血、高热感染等表现;
3、女性患者出现月经过多的表现;
4、骨痛,部分患者可明显感受到胸骨痛,尤其在手按压时感疼痛加剧;
5、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皮疹、剥脱性皮炎等皮肤的改变。
如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切勿盲目拖延,耽误治疗。
正兴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职业健康检查】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福建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漳州正兴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 B Z 235-2011)等有关法律法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中心设有从事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医务人员30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人,有6人取得职业健康检查医师资格证书。
体检项目:
1.接触粉尘类(6项):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煤尘、石棉粉尘、其他致尘肺病的无机粉尘、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有机粉尘;
2.接触化学因素类(48项):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四乙基铅、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铍及其无机化合物、铬及其无机化合物、氧化锌、磷及其无机化合物、磷化氢、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钒及其无机化合物、三烷基锡、羰基镍、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甲醇、汽油、溴甲烷、1,2-二氯乙烷、正己烷、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氯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光气、甲醛、一甲胺、一氧化碳、硫化氢、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有机氟、二异氰酸甲苯酯、二甲基甲酰胺、氰及腈类化合物、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五氯酚、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丙烯酰胺、偏二甲基肼、硫酸二甲酯、酸雾或酸酐、致喘物、焦炉逸散物;
3.接触物理因素类(6项):噪声、手传振动、高温、高气压、紫外辐射(紫外线)、微波;
4.接触放射因素类(1项):放射工作;
5.接触其他类(8项):电工作业、高处作业、压力容器作业、结核病防治工作、肝炎病防治工作、视屏作业、高原作业、航空作业。